我們如何選擇、開拓與利用周圍的環境,促使事業成功?
如何開拓我們的事業環境,將直接決定你的成敗
我們如何選擇、開拓與利用周圍的環境,促使事業成功?
作者:黃亨煜
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
北京西三角人事技術研究所所長
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核心職業技能專家委員會委員
原國家人事部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研究室主任、研究員
成才主體的環境選擇
一、環境條件:人才成長的“養料”
人都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,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生活的
具體的人。人才成長和環境條件的Array關系問題,尤如種子的生長發育和
土壤的關系問題一樣。一粒生命力
旺盛的種子,如果落在沒有土壤的
巖石上,就不可能發育、生長;如果落在貧瘠的土地上其生長發育
的速度必定受影響;如果落在肥沃的土壤里,就會茁壯地成長,“桔
生淮南則為桔,生于淮北則為枳”,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。當然,植
物的生長不但和土壤條件有關,而且和各種氣候、水文條件都有密
切的關系。
在人才成長過程中,一個人到底能否成才?成為什么樣的人才?
不但與其生活的家庭環境、社區小環境有密切關系,而且和整個國
家乃至國際上的整個社會大環境都有很大關系。歷史上有的時代人
才輩出,群星燦爛,而有的時代則萬馬齊暗,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
因就在于社會環境條件的不同。
社會環境是人才成長的必不可少的客觀條件,是人才生長的土
壤。人才的成長就是要從社會環境這個土壤中不斷地吮吸自己所需
要的養料;在社會環境這個廣Array闊的天地中不斷地施展和鍛煉
自己的才能。好的環境,如優
越的社會條件、良好的家庭熏
陶、系統的文化教育、任人唯
賢的社會制度、平等競爭的社會激勵機制等等,都極其有利于人才
的成長和才能的發揮;壞的社會環境,如人才部門所有制、任人唯
親、文化信息閉塞、社會政治動蕩等等都會影響和扼殺人才的健康
成長。當今時代是改革開放的時代,黨的“14大”明確提出了建設
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目標,各種舊的不利于社會發展和人才成長
的思想觀念正在不斷地被打破,中華大地正在呼喚著各行各業有真
才實學的人才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主戰場中去。應當說當今
1 / 6